| 品牌 | 振泓 | 价格区间 | 1-2万 |
|---|
| 工作压力 | 中压 | 仪器材质 | 不锈钢,防腐塑料,304不锈钢,316不锈钢 |
|---|
| 产地类别 | 国产 | 应用领域 | 医疗卫生,化工,石油,电子/电池,制药/生物制药 |
核心结构
小型实验室高压反应釜主要由釜体、釜盖、磁力搅拌器、加热器、阀门、加料口、内冷却盘管、安全爆破装置、压力表、控制仪及升降装置等部件组成。
1、磁力传动系统:通过端面稀土耦合驱动器实现静密封,避免传统填料或机械密封的泄漏风险,尤其适合易燃、易爆、有毒介质的反应。
2、釜体材料:常用材质包括不锈钢(如304、316L)、钛材、镍材等,部分设备内衬聚四氟乙烯(PTFE)以增强耐腐蚀性,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50℃(PTFE内衬为180℃)。
3、加热与控温:采用模块化加热(如电加热、导热油加热),控温精度可达±1℃,支持实时温度监测和自动调节。
4、搅拌系统:内置磁力搅拌器,转速范围0-1300rpm,适用于不同粘度物料的均匀混合,且搅拌部件密封性好,适合长期使用。
应用领域
1、化工与制药:用于高压合成、加氢反应、药物制备等
2、材料科学:纳米材料合成、聚合物反应等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实验
3环保与能源:如生物质转化、超临界反应等新兴技术研究
安全特性
压力与温度监控:配备压力表、安全爆破阀及温度传感器,确保实验安全
密封性测试:使用前需通过惰性气体加压测试,确保设备密封性能
典型参数示例
釜盖开口 搅拌口配磁力搅拌器,气相口配针形阀(进、排气、抽真空用),液相口配针形阀及釜内插底管(反应过程中可用来取样或上出料用),加料口配丝堵,测控温口配保护管及铂电阻,压力表安全爆破口配压力表及安全防爆装置,釜内冷却盘管进、出口配水咀。注明:0.1~0.25L无内冷却盘管,0.1~0.5L无固体加料口。
工作压力:最高10MPa
容积范围:50mL至2000mL(实验室级),工业级可达30m³
控温范围:室温至250℃,特殊设计可扩展

工作原理
接通电源后,安装在反应釜上的温度、转速、压力等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相应信号,控制器将这些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,通过 PID 调节等方式对加热功率、电机转速等进行调整,使实际参数达到设定值。反应溶剂放入内层进行搅拌反应,夹层可通过不同的冷热源进行循环加热或冷却,以控制反应温度,同时可在常压或负压下进行混合反应。
注意事项
1、小型实验室高压反应釜预处理检查:使用前需仔细检查反应釜的釜体、密封件及连接部位,确认无裂纹、变形或老化情况,同时检查压力表、安全阀等仪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,确保数据显示准确。若发现密封件渗漏,需立即更换适配型号,不可勉强使用。
2、物料兼容性确认:根据反应物料的性质(如腐蚀性、氧化性、易燃易爆性),选择匹配材质的釜体(如不锈钢、哈氏合金、聚四氟乙烯内衬),避免物料与釜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。严禁将强腐蚀性物料倒入普通不锈钢反应釜中。
3、投料量严格控制:投料量需遵循设备说明书规定,通常不超过釜体有效容积的80%,防止反应过程中物料膨胀、暴沸导致压力骤升。固体物料需粉碎至适宜粒度,避免堵塞进料口或影响搅拌均匀性。
4、压力控制规范:升压过程需缓慢进行,速率不超过设备规定的最大升压速度(通常为0.1-0.2MPa/min),避免压力骤升对釜体造成冲击。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控压力,一旦接近额定压力的90%,需降低升温速率或开启泄压阀调节。
5、温度控制要求:加热方式(如电加热、油浴加热)需与反应需求匹配,升温时避免局部过热,可通过搅拌确保釜内温度均匀。严禁超过釜体额定温度运行,若反应放热剧烈,需提前准备冷却装置(如冷水浴、冷却盘管)。
6、搅拌操作规范:启动搅拌前需确认搅拌桨与釜体无卡顿,搅拌速率从低速逐渐调至设定值,避免高速启动导致物料飞溅或搅拌轴损坏。若反应过程中出现搅拌异常噪音,需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操作。
7、安全防护措施:操作人员需穿戴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、防护服等防护装备,反应釜周围需设置防护挡板,严禁在设备运行时靠近釜体正前方。实验室需配备应急泄压装置、灭火器材及洗眼器,以备突发情况使用。
8、泄压操作流程:反应结束后需先冷却至室温(或低于物料沸点),再缓慢开启泄压阀,泄压速率控制在0.05-0.1MPa/min,避免压力骤降导致物料喷溅。泄压完成后需确认釜内压力为零,方可打开釜盖。
9、清洁与维护要求:每次使用后需及时清理釜体及附件,残留物料需用适配溶剂清洗(避免腐蚀设备),清洗后擦干并涂抹防锈油(金属部件)。定期检查搅拌轴密封、压力表精度及安全阀密封性,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10、人员操作资质: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反应釜的结构、工作原理及应急处理流程,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。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操作设备,操作过程中需集中注意力,不得擅自离岗。